搜索
客户端

中品天下

中国国家品牌网官方公众号

中国国家品牌网是我国品牌领域权威信息发布平台

三顿半把贾樟柯逼成“乙方”,大导演为何都在拍品牌广告?

2021-10-22 17:14:23   来源: 中国国家品牌网 编辑 / 苑晶铭
摘要

在冰冷的消费主义时代寻找品牌的温度,或许才是未来广告短片的进化方向。

无创意,不营销。

对于品牌而言,一支优质的创意广告,不仅可以成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,还能巧妙的将品牌信息植入到用户的记忆中。

最近,一则“贾樟柯的个人声明”就刷屏朋友圈,大导演“控诉”了他与三顿半相爱相杀的合作过程,引发大家的热议。

原来,三顿半邀请贾樟柯拍摄了一支超级桶的咖啡广告,而朋友圈的传播形式则打破常规,以贾樟柯的口吻讲述了广告片的拍摄过程和内容信息,通过戏剧化的反转增强广告的趣味性,成功制造了话题噱头。

这支创意广告的迅速出圈,除了新颖的形式激发大家的猎奇心理之外,也很精准的戳中了朋友圈中众多“乙方”的痛点,引发起他们的情感共鸣,从而自愿的参与到助力二次传播的过程中。

所以说,吐槽也是一门艺术,如果能够制造出有效的戏剧冲突感,那么传播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。

其实这并不是贾樟柯第一次拍摄品牌广告,很多年之前,他就已经投身到了广告拍摄领域,并且为不少的“甲方”打造过极具传播影响力的大片。

比如,2015年给陌陌拍摄的那支《陌生并不存在》,就用三分钟的时间,还原了当下社会大多数年轻人最真实的精神状态——孤独,全片既保留了浓厚的贾氏电影风格,同时又与陌陌表达的品牌理念完美融合。

2019年,贾樟柯为苹果拍摄了贺岁短片《一个桶》,用自始至终的轻柔舒缓节奏,娓娓道来了一个关于家和爱的故事,文艺片的表现形式,与苹果“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”愿景十分契合。

今年,贾樟柯又相继为快手、东风日产、FILA等拍摄了品牌宣传片,观众看后都纷纷表示“相当有质感”。

如果说广告是文艺与商业的的暧昧,那么如今这种广告的“电影化”趋势则像是一种催化反应,通过导演的个人艺术风格赋予传统广告新活力。

与此同时,透过这些强强联手的合作,我们也能够看出在不断更迭的媒介环境下,品牌对于传播诉求的变迁。

相比于以前的营销广告,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摒弃强烈的商业属性,而注重突出故事性和艺术美感。

比如,最近花西子就携手张艺谋团队拍摄了品牌宣传片《灵美东方,傣族印象》,用花与物语的意境角度营造灵动秘境之感,探索傣族文化的神秘灵韵与丰富多彩,并携手杜鹃与李佳琦,以民族文化视角展现东方品牌审美,让世界重新认识“中国制造”。

前段时间,奔驰也邀请王家卫出山,打造了一支《心之所向》。短片用如梦境一般的光影效果和充满隐喻的镜头语言,演绎出了人与人之间的细腻情感,那些引人深思的精辟台词,以及诸多精致的细节处理,看完后让人忍不住感叹“广告比电影都好看”。

至于国外大牌导演拍摄广告艺术片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,像是卢卡 · 瓜达尼诺  x  Giorgio Armani、斯派克 · 李 x Nike、韦斯 · 安德森  x  H & M、罗曼 · 波兰斯基  x Prada、斯派克 · 琼斯  x  Kenzo......每一部作品都是大师级别的水准。

因此对于品牌而言,比起用直白的话术来说服用户,这种艺术感的故事“留白”方式其实更能唤起共情感,从而真正提升用户的好感度和粘性。

在内容为王的今天,其实年轻一代的观众早已厌倦了那些单调传递产品信息的广告,而电影化的广告无疑更具有观赏性,也更有利于借助导演的IP价值为品牌赋能。

通过贾樟柯与三顿半、张艺谋与花西子、王家卫与奔驰等“王炸”组合,让我们看到了品牌营销的更多可能性。

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化消费者,也许正是很多品牌苦苦寻觅的营销良方;在冰冷的消费主义时代寻找品牌的温度,或许才是未来广告短片的进化方向。

总而言之,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众口难调的消费者,唯有那些及时拥抱变化、敢于打破传统、懂得以情动人的品牌,才能历久弥新。

发表评论
分享
精选评论0
没有更多评论了